講到豪宅,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當中的豪宅,作為設計師只是把這個空間更好地提煉出來,為我們的委托方去造一個夢,這應該是一個完美的空間。
當然一定要講豪宅,開發商一直都說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但是作為室內來說有更多的定義,因為我們的團隊也有60%是做開發商,40%是做私人領域,所以在這兩方面要有一個平衡。
現在如何來定義或者是從室內的角度如何來定義(豪宅),首先除了地段之外,就是地段與環境,再就是自然的環境和人文的環境,這對于一個居住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這是從大環境來說的。如果在室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定義,大家需求一個很獨特的自己的空間,需要有很多精細和傳承的價值,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一些時候,我們收到委托的時候,它可能是一個想來度假的,但是作為設計,要給委托方生活的各種各樣的功能,兩者都是同一個設計,很難去分開,生活上也不需要有一個不同的解釋。
這個項目是一個很好的海景,它的要點就是海景,山和水,但是我們去看了之后,我們發現它除了水面之外,有很好的一點——水流線;到晚上有很好的星空夜景,我們覺得白天和晚上要收納在眼下,我們沒有去花很多時間在這個空間上做很多表面上的處理,要把它做成是一個傳承,所以花了半年時間去組合很多家具藝術品,做更加開闊性的貢獻。
如何做到更好的景觀?我們把空間上和立面上稍微做一些修飾。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智能方面的設計,它是一個西南面,讓它不會陽光的侵蝕,我們希望能夠它更好地得到自然,旁邊有一個很好的人文,是一個清朝的海軍基地。我們把這個空間做得跟水面更加吻合,更加自然一些,我們這是我們希望做的。
唯一不同的是,很關鍵的樓梯,我們想多做一些顏色,讓燈光的變色可以讓這個玻璃更加有變化性。這個很好玩,很多事物都是一個新的組合,或者是自己的組合,在香港也找了很多藝術家商討做一些商業的藝術品,另外地毯看上去很立體,用手工做一些針織品。這是不同的空間,特別是這是在地毯上用海藻的感覺,感覺很活潑。這是不同的空間,每個空間都是希望能夠看到更大的海景觀感,能夠看到山,看到水。這是不同的空間。這個房子很大,我們希望在頂層上更加活躍一些,我們想用一個比較空閑的樓梯做一個嫁接,來得到上面更活躍的空間,這是一個書房,這是一個健身房,在晚上,這個里面會很舒適。
這是一個陽光的空間,所以使它更有活力,可以在這里跑步,可以打打球,看出去外面都是一個非常美的空間。這是一個海景跟山,我們用了一個簡單的手法,更多地花時間處理這些用具的功能,也花了一些時間去德國買一些木材,這些木材也是很環保的。
第二個項目,在中國大陸,我們很慶幸可以參與其中,有很多很好的人文和地理環境,這個項目有一個很好的2個18畝的球場,又是座落在很有意思的山上,所以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項目,每個房子都是由很多不同的建筑師做這個房子的設計,我們在室內延續這個房子的風格,不想讓它更多地跳躍風格,而是讓它有一個延續。但是更多的還是處理它的一些修飾,因為各種各樣小小的問題,我們都需要進行修飾。
這個作品比較大眾化,但是它有一個鄉村的調子,我們給它的修飾也是自然,盡量接近土色調。還有空間,我們在處理上讓它更好地開門,出發之后看到高爾夫,能夠看到更多的景觀點。這是在空間上的處理。
這個房子的樓梯也是相當重要的穿插來做,這個項目上我們的樓梯特意這樣放著,因為這個樓梯是一個上下走動的很好的視覺動線,這樣的話顯得這個房子的人氣更加好一些,我們把這個樓梯特意拉大一些。這是給它自己的個性,沒有進行太多的修飾,這個花園有一些中心的綠化頭。所以從兩個對比可以看到,現在去做一個設計的本原,是讓需求者或者是讓本質的項目可以更好地得到一個貼切建筑與室內的動線,我們也希望能夠更好地把剛才說的室內三個點來作為一個引導。有時候我們也看到做一個設計,會積極去做不同的形式,或者是不同的調性,更多地要去思考整個地理環境,所以更好地需要把它打碎,重新組合再進行新的設計。
這是我非常想要談的一個話題,我們希望更好地把現代藝術與建筑藝術結合,這對于我自己以及我的公司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藝術家是我們建筑的核心,是建筑的靈魂以及精神所在。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項目,在這個項目當中,我們希望能夠為我們的客戶推薦一批收藏,這一幅藝術創作是非常精美的,它也是十九世紀晚期,是把巴卡洛市的這種駱駝,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項目當中,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收藏品。
與此同時,在它旁邊的設計,這也是經過了專門的藝術家的設計,能夠更好地填補這部分的空間。這是一個12000平米的閣樓,可以在這里俯瞰整個城市,大家可以簡單地感受一下這個系列收藏的最新的情況。
在這個走廊的底部,是一系列陶瓷產品的收藏,這一系列的陶瓷是來自非常著名的設計師,也是來自整個設計界的大師,我們通過這種設計更好地構成了整個設計的靈魂。在這里是另外一位設計師,這幅畫也是我們之前最新的設計,也是來自十六世紀的一些雕塑,非常符合整個城市的藝術氣息。
再回到我們的起居室,可以看到它的藝術氣息非常濃厚,與周邊的環境進行非常好的融合。從室內向窗外觀看的話,可以看到具體的環境設施,再右邊是另外一副油畫,充滿了生活氣息。還有其他的藝術品的收藏,所有的這些都是在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耶路撒冷的風格。同時在起居室我們還設計了很多地毯,地毯的設計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在地毯的盡頭,還有長桌長椅,這上面是我們在巴黎找到的一副獅子的雕像,是十二世紀的收藏品。
在這里是我們最新的一些設計元素和設計理念,再回到二十一世紀,我們符合了前季度時期的風格,采用拼畫的格式進行設計。
這些是來自法國的收藏品,整個系列都是高質量的。這將是我印到今年圣誕節卡片上的,大家可以看到這邊有桌子,它是為了豐富這個房子的設計。下面我們看一下細節,一個非常棒的吊燈設計,是一位西班牙藝術家所完成的作品,所有設計工作都是在意大利完成的。這是最后的一個成品,對于耶路撒冷具體生活場景的描繪,這是媒體的會客間,我們在設計這個房間的時候,希望能夠滿足藝術的氣息,這一點也是非常關鍵的,也是我們設計的核心,可以看到包括在墻上也掛著相關的圖片,這幅畫總共有十英寸長。
這是另外一本我們所著的書,上面包含了二十一世紀巴黎的介紹,同時在閣樓上也可以俯瞰整個墨西哥城,這是我們對于公建早期的設計。
走進房間可以看到這樣的門的形式,我們把這種特性融合在這個項目空間內,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墨西哥的設計師,我們把他的風格應用在整個房間的設計當中。
下面讓我們看一下整個門廊的設計,進入最近的寢室,上面有一幅畫作,這是我們在紐約發現的一種設計的風格。再看一下這種印地安納式的設計,是非常杰出的作品,它可以為我們帶來非常多的驚喜。讓我們在進入這個公寓的時候,馬上就發現了它的存在。
臥室陳列著很多不同藝術大師的作品,都是博物館級別的,比如左右兩邊的兩幅畫作品是畢加索的雕塑。這兩幅畫作的主題是相同的,但是風格略有差異,一副比較柔和,可以看到藝術家對于顏色的應用非常地靈活。我們可以看到兩位藝術家采取不同的視覺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但實際上我們可以把這兩者放在一個空間中,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
這是一個私人的辦公室,我們可以看到辦公桌的左邊是一個雕塑,還有一副畢加索的油畫,這都是達到了博物館的級別,我們可以看到不同藝術之間形成了絕妙的奏鳴曲。
這是一副位于意大利的公寓照片,我們看到它的背景像是一個竹林,在里面打上燈形成了通透的效果,我們想通過這個作品告訴大家藝術可以達到非常精妙的程度,圍繞著人們的生活。
在這個官邸當中需要進行非常精妙的設計,這個官邸本身造價非常昂貴,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收藏品給它錦上添花。在設計上運用了兩個雕塑和油畫,雕塑和油畫之間又形成了很好的對話。墻面上掛著一幅法國印象派的油畫,房間的后部也是屬于印象派的,所以兩者交相輝映。
這是我們在哥倫布所做的一個公寓項目,左邊的作品非常生動,這是一個中國作家的作品,他創造了一系列的設計作品,叫做真實的假象。
在另外一個房間,客戶是一對非常年輕的夫妻,他們希望能夠體現現代藝術和流行藝術的元素,我們把顏色做得跳躍一些,這些室內的設計元素非常具有二十一世紀風格。我非常喜歡這些不同的藝術品所包含的含義,它是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在同一官邸中進行了很好地融合,有80年代的日本的家具,也有90年代的藝術。
這是為一個電影制作人所做的設計,他非常喜歡亞洲,特別是中國的藝術,我們就選擇了一些中國風格的藝術品,但是這個作者是西班牙人,還有很多的辦公空間,也有很多中國的風格藝術品,在左邊是羅氏兄弟的一個名叫歡迎的圖。
這個項目是在佛羅里達州的港灣邊上,在墻壁有一幅非常漂亮的油畫,150平米的室內空間,我們在當中用了很多非常漂亮的油畫,都掛在上這個游艇之上,地面是紐約藝術家的作品,在這個豪華油輪上有很多不同的房間,里面的設計秉承了我的很多的藝術理念。
這是我在紐約的家,在咖啡桌上是一個雕塑,在沙發上有一個輕設計的作品,書房有我一生的摯愛的小狗作品,這個小狗雕塑的邊上是我的臥室,入口處的擺放了一個雕塑,還有哥倫比亞的油畫,其實它們都非常珍貴,除了博物館外基本是找不到了,這里還有一些中國的陶瓷作品。這是我自己的另外一處公寓,紐約的閣樓,當中的色彩融合得非常好,羅氏兄弟的作品是放在了曼哈頓的公寓之中,還有墻面上的湖景。
我再回到這個藝術館上,我以這幅畫作為結論,非常感謝大家。
我今天會講一些完全不一樣的內容,我看到室內設計的色彩、藝術元素都充滿了靈感,令人激發無限的想象。
我自己最重要的專長是來自于公共設計,還有一些政府機關內部的室內設計,我當時聽到了這個獎項,以及頒獎的一些主要的獲獎名單,我想既然大家都是室內設計師,這種公共設計應該是其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恰恰是我自己最大的熱情之所在,也就是剛才說的細節中的彷徨。
在我們講的這些細節和公共空間中,最重要的是要放大它的功能性,而且能夠保證人們在這個公共空間中能夠最大化地享受空間給他們帶來的便利和快樂。我是來自于都柏林的,上海和都柏林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其實都柏林是一個很小的城市,歷史只有1000年,跟上海比我們的人口非常少,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柏林現在人口大概是1200萬人,在城市市中心只有50萬左右的人口。
這個圖是200年前的都柏林,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整個城市的形態并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在這個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都柏林的骨架是圍繞著一條河建成的,中間還有一個廣場,左邊有三個這樣的廣場,右邊也有兩個廣場,這樣的廣場現在仍然存在,它們在我們的歷史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城市中有一個超過300年歷史的皇室官邸,它一直保持著原來的功能,作為皇室的住宅,它在城市當中歷史最久,有350年的歷史。我們當時把它挖掘出來之后,大家都非常興奮,因為它又能夠重新投入使用了。這當中有很多油畫是描繪了200年前當時的城市風貌,我覺得這是都柏林公共空間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自己非常榮幸地參與到這樣的建筑管理過程當中,其中有一些無可避免,必須要去拆除和重修的,但是大部分的老舊建筑還是得以保留下來了,現在我們希望能夠重新解讀這個公共空間的項目,我們對于它進行改造之后,獲得了英國相關獎項的認可。對于我們來說,在我們做設計和改裝的時候,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希望它能夠融入到周邊的環境當中。
其實對于住宅和公寓在愛爾蘭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很奇怪的一點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到底要怎么樣住在一個公寓當中,大家可能沒有辦法理解這個話,因為愛爾蘭大部分都是單一的住房,單一的小樓,但是在城市當中我們恰恰需要非常密集的公寓,公寓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新的一個概念,不知道該怎么住。這邊有一個典型的公寓小樓,可能對于今天的普通人來說,它的面積有點過大了,但是當時大家也是不住在這樣的公寓里,是住在單個的小房間里。它們的耐久性非常高,目前仍然用做住宅,它被用作我們的城市之家,現在我們對它進行了重新的解讀,重新的裝修,二次使用。
我們的建筑師對它的屋頂和墻壁進行了重新的裝修和設計,創造出一種流動的動感,它很小,大概只有70平米,但是它對于材料的選擇非常有講究,我們也看到了它的衛生間中運用了很多不同的材料。
下面我們在設計上還有一些不同的例子,這些都是有大部分設計元素參與的。大家在這張圖片上可以看到我們可以把衛生間以這種形式進行添加,這是一個非常小的淋浴間,但是在洗澡的時候可以看到外面的藍天。
在都柏林,就像很多城市一樣,也是經歷了非常多的歷史變革,經歷了一系列的轉變,這些都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在愛爾蘭重新獨立之后我們成立了國會,當時很多貴族都從都柏林搬出去了,搬回了倫敦,這些房子就被遺留下來。
大家可能也是聽說過這些歷史,聽說他的房子只有極少數的家族成員在繼續居住,在上個世紀開始,我們開始采取一些行動去保護這些遺留下來的老建筑,我們希望更好地利用這些空間,真正在都柏林開始一項全新的運動,保護這些老建筑,對它們進行重修,賦予他們更加好的生活意義。很多這些建筑都是被拆除了,因為它們的重修可能不再成為現實,但是現在對于已有的這些建筑,我們還是保存得非常好。大概從二十世紀早期開始,我們不斷地對于它們重新修建,把它們變成公共的住宅進行改造。
這邊一位設計師,他去世得非常早,但是他在這方面的建筑是一個專家,他建造了17棟這樣的房子,所有這些房子的設計都是非常精美的,對于細節的關注也是非常強的,這也是為什么它們能夠存留至今的原因。
我們希望能夠設計出相對較小的公寓,老年人可以搬到這些公寓內,讓他們居住更大的房子,能夠讓更多的家庭去居住,這是都柏林政府所提倡的。右邊這張圖片是我們重新做的一個小區,也是符合這些設計理念的。
在都柏林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我之前所說的,以前是一個大家族居住在一個大城市里面,現在很多情況都發生了變化,我們都柏林不僅僅集中在市區,在市區周邊也開始發展起來。這是我們今年剛剛做的一個項目,我們希望更好地通過這項工作去慶祝都柏林過去發展的歷史。這也是我們的建筑現代化的表現,如何把這些傳統的建筑進一步地進行重修,通過這些設計原則我們可以看到,包括這些花園,可以看到對于整個房屋的改造。我是非常喜歡的,我們在材料的使用上非常簡單,但是非常直接,而對于內部裝修,也是一些非常簡單的材料。
我們如何把這些普通的房屋更好地給予全新的理解,給予他們全新的面容。這是另外一個例子,左邊這個房屋是由兩位設計師攜手打造的,這是在一條小街的深處,你可能在這條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就在一些老樓房中間看到這么一棟樓,你可能就會眼界大開,同時我們兩位設計師作出這樣的決定,希望能夠對它進行更好地改造,希望它變得更加現代。
右邊這個房屋,我們也對它進行了重修,這里前面作為門庭,給予了額外的空間,能夠讓人們在這里小憩,能夠讓人們在這里坐一下看外面的街景,這是過去的一些設計理念,通過這種方法多出來的連廊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們的生活水平以及提升對于生活的體驗,這是最開始的設計初衷。
我們還有在都柏林一些典型的房屋設計,在這種大型的房屋當中,我們也許會使用這種理論,更好地應用到整體設計當中,在倫敦也是非常普遍的,在都柏林是我們現在關注的要點,這對于市中心來說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些房屋。這也是由兩位建筑師來完成的,左邊和右邊的不一樣,右邊這位設計師大家應該是認識的,這位設計師是來自于米蘭,他們是因為設計這些小空間而著名的,作為左和右邊兩張圖片共同之處是什么呢?并不僅僅是他們對于材料的選擇和對于磚瓦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整個房屋的面積都非常小,在這種房屋的設計中,我們必須更好地利用它的空間。盡管房屋非常小,但是整個房屋的色彩非常地鮮明,所以對于光的采用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對我們的健康,對于我們的生活,對于我們日常的居住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全天照不到太陽的話,整個人都會無精打采。這也是在整個房屋設計當中需要考慮的另外一個要素。
我非常喜歡這些例子,這個房子基本上就7平米的房屋主體,在右邊這個地方面積更寬一些,但是不管是哪個,這都是我們的設計師經常去做的,也是我們客戶非常喜歡的設計方法。我們希望可以保持原有房屋的建筑風格,也是希望原有的房屋主體與花園之間能夠有一個連接的紐帶,他們希望通過這個紐帶和空間更好地與他們的花園,與周邊的環境進行接觸,以前,這里后面可能是家里的傭人所住的地方。但是現在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我們需要用更有創意的方法,把房屋的主體與花園以及后邊的環境進行連接。這也是為什么我說我們必須要在普遍當中去尋求特例。僅僅是7平米,外面多出來的設計已經有12平米,我們都是通過這些不同的建筑方法,對于整個房屋的主體進行更好的改進。
這些是非,F代,但是它又不失對于文化的理解,看一下都柏林城市之外的郊區也是非常漂亮,有著非常漂亮的農村,在都柏林我們經常會建這種小屋,主要是用于度假,它們和城市隔得不是很遠,但是又有一定的距離。這個是一個例子,它基本上就是一個玻璃箱,在這個玻璃屋子的旁邊,被地表植被所包圍,在這邊是臥室,就是一個一居室的小房子,是非常地簡單,但是非常的漂亮,也與整個周邊的環境實現了非常好的融合,這個設計也是拿到的整個愛爾蘭皇家建筑協會的獎項,我們希望能夠對它進行更好的推廣,這也是一個非常棒的設計理念,是我們對于傳統建筑的一個非常好的延伸,對于它的設計做了全面的探討。
下面這個是在倫敦做的,由都柏林的建筑師做的,他們進行了非常緊密的合作,對于這個房屋的改造和設計,他們希望能夠保護房屋不受到洪水的威脅,我非常喜歡上面這個例子,使用的都是傳統的混凝土,與森林的環境可以得到很好的融合。
下面我快速地介紹一下這些單獨的產品。在我們過去的設計經驗當中,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方法去解讀傳統的文化,如何把傳統的文化與現代的方法進行理解和分析,除此之外,我們也對產品有這樣的訴求。下面我給大家做幾個例子的展示,希望能夠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在愛爾蘭的設計當中,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把握其實是我們現在的設計精髓,這是之前給大家舉的一個例子,也是由這位設計師做的,這位設計師除了做房屋設計,也會關注一些產品。左邊的這個椅子看起來非常特殊,在紐約賣得非常好,在都柏林是一般的,因為它非常昂貴,都是手工完成的,它使用了傳統的建筑技術?梢钥匆幌逻@個臺燈也是非常出名的,非常流行的。這兩個都是由年輕的設計師完成的作品,左邊的這個吊燈其實在做設計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精良了,他們是把宜家的平板式以這種方式進行了組合,由一整塊的塑料做成,你把他們都買回來,手工把這個燈組合起來。
另外一個產品也是非常棒的,我可以自由地對于這些柜子進行組合,這個產品的設計師是一位芭蕾舞演員,但她最后學習了產品設計。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方法,去更好地節省空間。作為家居使用來說,它充分考慮到了美學、存儲,包括對于空間的利用。這里面可以拿下來當做桌子使用,然后還可以把它放回去。我們如何能夠采用更好方法來設計這些小但是又非常有用的家具,這是她從舞者的角度上得到的靈感。
在我結束分享前,我還是想跟大家做另外一個介紹,這個項目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在這個項目當中,我們希望能夠更好地去改變都柏林目前的建筑格局,更好地改善現在的生活,我們給大家舉了一些例子,我們盡管一些空間非常小,但是我們用非常細微的方法去改變生活軌跡,在都柏林如果這里有一個公寓,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把這個創意充分表達出來。我們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也是出于這樣的設計愿景,我們整個街道都是以這種形式來去完成的,都是一個塊狀的建筑,把這些大型的樓盤分成不同的組,再把它們進行進行集合的考量,一個地方可能住兩個家庭、三個家庭,他們在一起居住,可以與自己的朋友、家人共同設計這些空間。我們在2009年開始做這些項目,盡管2009年經濟危機爆發,那個時候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推進它,很多開發商在那個時候已經退出了。這是那個時候的項目,也是一直進展到現在。
我們為了更好地做一個展示,在一條街上去做了這樣一個樣景,這是建成之后的一個樣景,我們可以讓他們進行自我的設計,并且把自己的態度和觀點描述在它們的建筑以及住所上,我們有很多的藝術家,都是參與到這個環節當中,也是收到了非常多的社會的關注和建議。通過這個項目,我們想詮釋的一些原則還是非常真實的,對于我們居住的方法可以進行非常好的探討,我們可以不斷地對它進行創新和演變。
下面我是想給大家播放一個小視頻,這也是我介紹的最后,我們這次論壇,包括這次比賽都是以用戶的中心作為導向的,以用戶的需求作為導向的,這是我們創新的源泉,也是我們設計的核心,為了把這些信息更好地傳達給業界,傳達給其他人,我希望通過下面的視頻向大家表達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大家可以喜歡這個視頻,謝謝大家。
在現代這個時代,作為一名設計師你必須要設計從小到大的任何東西。你要充分考慮不同項目當中的一些細節,考慮到住在里面的人,他們周圍的環境和每天的生活狀態,這是非常關鍵的東西。作為一個設計師,一名建筑家,我們需要的是不斷地抓住這些變化當中的細節。在我的設計工作室,我們把很多的材料、設計都綜合考慮在(設計)內。
我出生在一個地中海的小島上,離我家只有幾分鐘車程的一個地方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海景,從小開始我就跟水有著非常緊密的不解之緣,我看到水會改變巖石的形狀,水是最好的藝術家,最好的雕塑家,水、風和太陽一起塑造了巖石形狀,所以我會從水中尋找設計的來源和靈感。
從設計開始一直到把它變成工業化,變成真正的產品,耗時非常久,這個概念也是和水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我是意大利人,我對于羅馬文化是推崇的,我們在文化當中有三個因素,面包、圓圈、時代感,因為它是構成古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圓圈在這些設計過程當中進行了很好的應用。
我們當時在思考把設計和水聯系在一起,水怎么樣跟光聯系在一起。因為光可以讓我們看到眼前的一切,于是我們從大自然當中引入的不同形狀的靈感,這些不對稱的形狀,類似于海邊的貝殼以及石頭。我們把他們的性形狀應用到衛生間的一些其他的工具當中去。這是水在樹葉上的形象,也是非對稱的,這對于我們來說非常有意思,激發了我們的靈感。
今天來到這里,我會與大家分享我的一個專門的項目,以及我們所做的一些設計,特別是衛生間。
衛生間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環節,它跟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我們在過去的10年當中,完成了衛生間從最具使用性到最貴的房間設計的演變。
做室內設計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我們要不斷地挑戰自我。一直以來,我們覺得大家過分地把目光聚焦在材料上,而不是聚焦在它的用處之上。這里遇到的問題是這么一大塊陶瓷,它的真正用途只占了50%,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水池部分只是占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從設計的角度來說怎么樣找到正確的形狀來表現它的功能。
大概在10年之前,衛生間是一個功能性的地方,沒有任何的設計或者是藝術感的因素,它只是一些水龍頭和浴缸的堆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能夠逐漸地引入這些概念,比如在這張圖紙上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能夠對它進行重新的設計,做一些創新,在畫這個形狀的時候,我是在凝視著這些教堂的窗戶,所以建筑本身也可以給我們帶來靈感。
這種顏色在衛生間應用得并不多,一般來說衛生間都是白的,灰的,頂多有一些木質的顏色。如果能夠加入一些色彩的話,有很多的潛力可以挖掘,而且是選一些特定的顏色,這些顏色怎么選擇,當時是比較難的,有幾百種顏色可以選擇。我們當時考慮哪個是最優的選擇,于是從水和火當中找到了靈感,尤其是這個魚,非常有意思。它們身體的顏色跟火非常相似,這幅圖當中原來有橘色,橘色的顏色非常強,是一種亮色,把棕色加入進去,跟火的顏色融合在一起,就好象是小的貝殼一樣,或者是小的巖石一樣,而且它也不是固定的,大家對于各種物品進行自由地組合。按照這些元素的喜好程度進行拼接,這邊這個地繪原先是木質的,我們把它改為了塑料的。
現在我們再講到浴缸,有的時候浴缸特別突兀,立在衛生間中,因為我們在裝修的時候有了水龍頭,但是不知道浴缸該放在哪里,我們首先把這個水龍頭設計成這種形狀,然后在上面加了一個小的托盤,上面可以放一些洗發水之類的產品,這個小托盤是和水龍頭融為一體的,塑料材質,它的吸附性非常強。我一開始設計托盤的時候,是從我的妻子的身上找到的靈感。我的妻子當時在化妝,她已經50歲了,經?床磺宄,在化妝的時候她把這些化妝品放在水池上,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但是因為她看不清楚,她不知道哪個放在哪里。我想我們放化妝品的東西應該是一個圓形的托盤,而不應該是立在水池上一個狹窄的地方,我覺得圓形非常重要。因為圓形是有一個中心的,聚焦得更準,所以更易于使用。因此可以看到如何做成圓形的托盤,這些珊瑚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我在這里想強調一點,座便器怎么設計可以決定整個衛生間的質量,這是我自己做設計的初衷。對于我來說,我把不同的產品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個氛圍,這邊放工具的地方,跟我們整個的設計和整個的風格形成了完美的統一,把這種極簡主義,或者是來自于自然的元素融合到衛生間當中去。因為你做設計的時候,并不知道是要做什么,并不知道這個設計最后會放到什么樣的房間中,為誰所用。我們作為設計師,只是感受,去自由地從一些傾向或者是一些靈感中去抓取一些重要的因素,然后對它進行合適的應用。我所做的就是用我們對于設計的關注,對于細節的關注,對于想法的關注,去提醒人們,衛生間各種不同的設計的重要性。
我再強調一下氛圍和基調,這是一個全新的水龍頭,上面是一個托盤,下面是全新的陶瓷水池,今天我才知道陶瓷有很多全新的品牌,充滿了高科技。最近我們有一個新的品牌,專門應用環保性能非常好的陶瓷來設計產品。陶瓷的生產過程當中涉及到很多碳排放,他們使用的陶瓷總的來說更輕更細,只有4毫米厚,但是它的強度卻是我們正常材料的10倍,而且它也比較容易生產,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要比正常的陶瓷少40%。所以對于環境來說,你如果能夠用一個強度強10倍,但是對于環境的影響卻少40%的材料的話,是非常有效的。
我和我的同事,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打造權威,我的同事所做的工作是選用全新的材料,我們把自己定位為藝術家,是要在一個特殊的環境當中,特殊的空間當中去展現我們的一種特性,這種材料的不同也是你的特性的一部分,因為沒有人之前用過這種材料。
對于設計師來說,我們必須要思考用戶的需求,我們設計的東西是否可以進行批量生產,是否可以進行非常簡單快速地復制,我給大家展示的這些項目,實際上都在世界各地進行了數幾萬次的復制,每7分鐘我自己的設計就被復制一次,從產量的角度來說,在過去的10年當中,我們作為設計師打造的品牌傳播非常廣,而且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復制,這種復制要求我們的產品有著正確的功能,有正確的可用度,這是我們在設計之初要想好的。
設計師要對于自己做的工作負責,我們的工作不僅僅影響用戶,而且影響數百萬的間接或者是直接的利益相關者。我們思考的絕不僅僅是審美,或者是藝術,在產品方面,我能不能以合適的方式設計,比如保證它不會造成危險,因為如果一旦一個作品有了危險,這個危險到數百萬的身上,就會翻很多倍。這是設計師的責任。
我自己作為設計師沒有辦法控制這些作品到底會被什么方式來應用,但是我期待著我的產品可以激發人們的想象,可以激發我同事的工作。
我們這邊打造的產品,在這個部分有一個水池,另外一個不同的空間是個缸,中間是洗澡的地方,邊上有一個鏡子,保證能夠更好地跟房間進行集合。大部分的衛生間都是白色的,但是對于我來說,衛生間是我們可以獲得能量的地方,我們到衛生間需要放松,因為水可以給我們帶來輕松感。如果你喜歡坐浴的話可以在浴缸當中躺下來,享受水的包圍。早上我一定要洗澡,如果不洗澡的話一天都過不好。所以我覺得衛生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衛生間的墻上用了很多橘色,把一些硬制的作品,比如像涂鴉這種背景應用到墻上,然后就呈現出了一種3D的效果。
這里的水池也是陶瓷,這個作品非常了不起,因為它是方形的,而且高度達到了90厘米,這個難度是比較高的。這個鏡子,它的靈感來自于一首歌,我當時在法國,在開車,聽一位法國非常著名的歌手的歌,我們看著外面的風景,我想設計這樣一個東西,能夠每天早上讓我的人生意義發光,于是我把空間設計成這樣一個形狀,把它設計成橘黃色。我每天早上起來,就能夠看著鏡子,對自己說我今天一定可以大放光彩,這是能夠讓我們非常高興的設計。
這是我們對于家具設計,比如你的衛生間如果面積比較小,你可能要有需要一些放衛浴的位置,它可能占一些相關的小空間,右邊還有平的墻,這種我不喜歡的,我們采用了這樣的一種連接,在這邊可以放一些東西,放一些小的雜物,就不會僅僅是面對這一堵墻,旁邊都是空的,我們通過這種組合的方法,可以讓你的衛生間的設計更加靈活,更加地靈動。這是用的金色和橘黃色的設計,我不想我今天充滿著灰色,我希望這一天都是充滿光芒的。這是我們最開始設計的一些靈感,把它涂成了金色。我們使用的是一種標準的金色,但是在俄羅斯的時候他們問我們,能不能使用真金鍍在上面,這邊有一面鏡子,在俄羅斯是24克拉的黃金,這是俄羅斯的情況,黃金鍍上去,確實是非常豪華的,僅僅是涂成金色,非常閃,如果用真金鍍上去的話,它的價格翻了三倍以上,我非常喜歡它的效果。
我們對于這種材料的使用方法,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細節。我覺得塑料與陶瓷的連接,可以帶來非常多不同的動態的效果,盡管塑料很便宜,但是如果設計感十足的話,它能夠像金子一樣,也可以發光。可以看一下我們自己設計的細節,我覺得今天我來到這里,其中要傳達的一個最關鍵的消息,那就是讓大家改變傳統對于浴室的理解,可以變得有形式感,非常有節奏感,而不是像傳統一樣的。比如像這里,這是基本的黃金與黑色的結合,這些也都是非常時尚的。我們也是希望這種雕塑感的設計,就像我之前所說的,使我們的家具看上去像是一個巖石,有著不同的形狀。
這里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全新的理念,大家去到一個新的衛生間的時候,我們可能有更多的一些思考,因為在每個衛生間的背后,都有像我這樣的人在思考如何把它變得更加完美,更加有設計感。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水龍頭不是我自己設計的,所以我覺得它很丑。還要看一下這些流線型的設計,這就像是人的身體一樣,人是一種最美的生物,我們從人體的曲線上吸收靈感。左邊的這幅照片,打扮成這樣,一個黑人頭上放了這個章魚,對于我看來是很好笑的,但是給了我很多靈感。下面是這些細節,這都是浴室里我們可以做的地方,既然有這樣的設計靈感,我們為什么不去付諸于實際。再看一下這些顏色的設計,看到的這是人的景,這是我之前所說的陶瓷設計,盡管質量非常輕,但是非常堅韌,這就是之前說的那個全新的材料,用最細的厚度就可以實現最高的堅韌程度,這是我們全球的,這是我們整個設計理念最重要的核心所在。
我覺得時尚應該還是從生活開始。首先我們一直在學習,除了設計師,各位都在學習怎么生活,怎么追求適合我們的生活。所以家居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方面。在家居上,我們習慣用設計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其實在新加坡也是一樣的,我們對于家居的生活要求還是不變的。以我們的一般生活來說,我們會追求生活的舒適性,不過從時尚來說,我們開始想要追求除了物質上還有精神上的需求。
在這個設計上,我們想要探討生活,我們很榮幸將建筑和室內結合在一起,在設計上我們回歸到最簡單的生活本質。我們用了一橫一豎一個括弧,希望把生活包容在里面。我們覺得生活現在可以很簡單,社會越來越復雜了,從時尚開始我們要重新調整自己。在設計上,想怎么樣跟環境和我們自己生活的角度配合呢?在設計上我們追求的是一種態度。我們希望給業主打造的生活是一個括弧,是包容的,除了生活,怎么去接觸他身心另外一段旅程。我們覺得整個屋子我們希望它很潔白,我們希望外面的風和陽光可以很容易地讓他感受到,沒有其他很多的干擾。
當然生活的素質有分很多不同的層次,在整體設計,我們希望把不同的界限可以開始模糊了。你可以看到整個的設計上,除了很簡單,很自然地生活之外,我們希望在它的節奏上也可以稍微緩慢,我們覺得綠化不單單只是用來觀賞,在廚房的地方我們也用了栽植,讓女主人也可以去種蔬菜,這種互動跟生活開始結合,所以我們的創造不單單是在一個軀殼里,我們希望在內容上有進一步的探討。
在里面,我們為了把樓梯銜接,我們中了一棵樹,不過這一棵樹是我們做出來的一個整體的設計,我們想跟里面和外面整個的中式形式上可以做一個結合,就連地下室式我們也不忘了把陽光跟綠化帶進來,我們希望這種生活態度可以連貫整個空間。 當然在臥房設計,我們強調的還是空間的包圍,希望生活里的一些故事的可能性會發生,我覺得時尚生活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營造。
當然除了生活,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辦公,我們有時候在想,很多人都很會生活,當你辦公的時候,投入到另外一個世界,你好象是一個奴隸般的,我覺得很不應該。我們希望辦公的空間創造一個時尚的手法,可以做一個新的連接。
我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案例,這個辦公室本身的業務是快遞,這個公司的員工有一半是在公司,有一半是在碼頭和機場,他們叫做傳送公司。我們覺得最重要的元素應該是銜接,工作不單單是對著一個電腦,應該是一個公司的整體,當員工進入整個辦公空間,其實他也同時進入了其他員工辦公的空間,為什么要做這個連接。我們希望在這個空間里,大家的聯系是同時的,就連每個辦公空間的走道的聯系,也是跟他們在機場上的連道也是相關的。我們覺得在設計上令整個辦公空間有自己不同的個性。這個是很重要的,在他們的業務中有大量的文書,他們有很大量的文件,我們為了不要占據他們的私人空間,我們做了一個很大差不多12米長的貨柜箱來儲藏文件。我們希望設計跟他們的工作是完全結合的,所以他的私人空間開始擴大,我們把整個空間完全可以分開。
在辦公里,我們現在很注重員工聚集的環境,我們做出了類似于像貨倉一樣的空間,讓員工可以有一個可以互相聯系的機會。你可以看到整個形式跟員工在外面的時候是很接近的。如果有客戶來怎么辦?我們還是利用他們品牌上的處理,把藍天跟海洋完全放進它的辦公區和他的會客區。
在這里,我想從需求的設計希望有不同層次的挖掘。剛剛提到在我們平常的運作中,當然我們需要不同的放松,和不同的空間的接觸,在用餐方面,這個案子我想談一個問題,藝術本身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我們在藝術的領域里,我們希望用設計的方式去接近它,我知道設計并不是藝術,不過設計可以是一門藝術,而且它也越來越接近我們,這個案子是一個很小的房間,一個餐廳,我們希望借助我們對于一些藝術的欣賞,我們從MCH的一個結構里得到靈感,希望這個感覺可以帶到餐廳中。我們嘗試怎么樣把這個想法或者是一個藝術品同時帶進到一個環境,讓大家可以分享,產生不同的反思。
我們覺得通過不同的手法可以讓更多人接近我們生活的不同的點滴,這個過程,除了對生活的一些細節的體會和要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我們剛才說到除了工作和生活,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怎么放松自己,這個不分年齡,在一個案子里我們有機會嘗試怎么樣重新有這種放松的方式,這就是現代人越來越享受的一個方向。這個案子是在三亞度假的酒店,我們說服業主不要把所有的空間隔成很多的房間,我跟他說,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放松自己,最基本是要回歸基本,我們在都市里太方便了,有車代步,我們在很舒服的冷氣房里,開始忘記了其實你要走出去面對自然,你要出點汗,要淋點雨,我們把餐廳、臥房和娛樂區,每一棟都分開,而且里面只有單一功能,業主你要放松的話,你就得走過這個連廊,你要經過這個空間,去放松,就算你在室外和室內,我們希望都有一個乘涼的感覺。這個樓梯也設計成像是走在石頭的空間里,沙發設計成像是躺在大草坪的空間中。這是飯廳,也是獨立的一個格局。我們希望更加接近自然,讓他可以吹吹風,淋淋雨,回到最原始的狀態,這樣你才可以真正放松自己。放松其實是身心的放松,一開門,一早起來就可以看到外面的自然空間,這是最美的事情,因為你可以看到日出,生活可以回歸到很平靜的狀態。當然我們也希望你洗澡可以不用這么擔心和害怕,你可以出來泡澡。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太多的刺激,不過有一些以前喜歡的東西,在這里,這個案子讓感覺到怎么樣找未以前失去的一些好的東西,現在太多網上的誘惑,而且我們的習慣變得不同了,我們幫這個唱片店重新塑造它的空間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呈現在我們面前。你雖然熱愛音樂,不過現在的潮流是網購的潮流,它開始被淘汰了,我們怎么樣重回音樂,做音樂的熱愛者。為什么以前我們這么愛去唱片店聽音樂,我們感覺到是互動的,你真正拿一個唱片去聽是一種樂趣,我們想怎么把這個樂趣搬回到現代,我們要把不見的東西重新拿回來。我們做的形式要符合當代的精神,我們一樣還是做了一個音樂亭,這個音樂亭里面的互動就用了現代的科技,跟你上網一樣,你可以直接點歌,我們覺得這種銜接可以跟以前聽音樂是一樣的感覺,不過可以更加接近我們現在的生活。開始這個形式是一個比較現代化的形式,我們也希望年輕的,或者是以前我們熱愛不同音樂的發燒友都可以重新回到音樂的懷抱。我們覺得音樂的愛好除了聲音本身,在整個空間里,我們對于聲音的尊重,除了用材料去反映,美麗動人的歌詞也變成是空間的一部分。
除了音樂,電影也是我們的愛好,現在上網可以直接下載,為什么還要買DVD,不過你忘記了我們還是喜歡有自己的收藏,還是會尊重一些導演的片子,我們的整個空間希望是純粹,回到最基本的電影院去享受那種樂趣。我們還有一個很大的舞臺,我們還把整個空間打造為可以讓音樂愛好者可以留下來休閑的空間,他們可以談音樂,他們可以聊音樂。
這個是我們用最便宜的CD做出來了,希望大家再想想回到音樂的本身,我們想帶大家回到這里,因為音樂還存在一種記憶的魔力,我們把記憶想拉回到以前,在音樂本身,我們覺得舊的東西不一定不好,我們需要回味,而且這也是一種情節。我們很直截了當地把舊的東西塞進去到新的空間,我們在里面做了一個店中店,希望把這種美麗的回憶帶回來。當然我們還是用了一個比較新的手法,現在也開始流行黑膠唱片,我們為什么要回來拿這么大的黑膠唱片,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很美的事情。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有一個前輩跟我說過,美的設計看得到,只是一種裝飾,如果美的設計讓人家感覺得到,那才是最好的設計。謝謝。
獲獎理由:作品萃取了亞洲文化的精華,是達到現代與傳統完美結合的范例。材質的選擇與色彩的調配達到了完美和諧。整個作品都很通透,精雕細啄,讓空間一覽無余。(由Geoffrey Bradfield點評)

獲獎理由:這個作品的設計師是一個善于利用視覺藝術的魔術師,他巧妙地利用光影以及鏡面來反射空間,使空間虛幻地無限延伸,彌補了這個建筑中的一些缺陷。(由Enrico Taranta點評)

獲獎理由:黑、白、灰顏色的配搭鮮明,有力且具時尚感,軟裝部分處理非常好,使空間生色不少。(由梁景華點評)

獲獎理由:整個設計都采用了簡單的線條給人整潔,干凈和爽朗的感覺,材質也大多選用的是木質以及棉麻的紡織品,使人進入這個空間時,就仿佛置身于最放松最本源的狀態。(由Enrico Taranta點評)

獲獎理由:材質、石材顏色與建筑材料之間的結合,完美獨到,眼前一亮。(由Roberto Palomba點評)

獲獎理由:也是一個不一樣的作品,陳列的作品展示得很好,牆身和天花多角形的處理是很好,而其中不同的房間的處理也不一樣,做得不錯的作品。(由梁景華點評)

獲獎理由:這又是一個現代極簡風格的作品,設計師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空間的開闊性,餐廳和酒窖的設計給人大氣的視覺沖擊,結合了中式的藝術品點綴,整個空間十分優雅。(由Enrico Taranta點評)

獲獎理由:設計的一致性和沉穩的風格,為酒店營造出優雅穩重的氛圍。(由何宗憲點評)

獲獎理由:雖然每個房間都獨一無二,通過設計元素的串連,讓每個空間又統一起來。各種材料的相互交織——石材、玻璃、木頭、織布等在每個空間內的運用都拿捏得當。(由Alexa Hampton點評)

獲獎理由:這套寬敞公寓的室內設計很精致,還配合了高精度的裝飾設計。整體設計打造得很有凝聚力。家具和裝飾都通過精細的考慮,達到與空間的完美配合。(由Ali Grehan點評)











《Roca2014PChouse時尚盛典年鑒-TOP100》匯集了國內高端室內設計,更有設計行業領軍人物的專訪與寄語。作為一本代表本年度中國高端室內設計最高水平的作品集,它濃縮了中國頂尖設計界精華;它見證著最時尚的室內設計作品;它引領著設計界的創意熱潮。“好的設計會經歷歲月的考驗,蛻變為不滅的經典,乃至傳統。”PChouse讓讀者大飽眼福的同時也將倡導更富有文化內涵的生活方式!
凱莉·赫本(Kelly Hoppen)是英國頂尖設計師,為很多名人設計住宅,為眾多商業場所規劃空間,她將奢華做到極致。她以冷靜、簡潔、優雅并富有創意的設計而聞名于世,從事室內設計近四十年來載譽無數。
獲獎1997年,她贏得了安德魯·馬丁“年度國際設計師獎”;2007年,贏得“Homes & Garden Awards”、“GRAZIA年度設計師”;2009年,獲得由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親自頒發的大英帝國勛章。
設計理念“我的理念是自然為先,就是中國人講的‘天人合一’。無論中國、日本還是韓國,文化風貌不相同,但對我而言,它們都是東方文化的代表。我在作品中將東西方文化拿捏得越恰當,東方靈魂的展現就越明顯,其反而會越發國際化,這正是我的設計與眾不同之處。”
1959年起,擔任庫卡波羅設計事務所主設計師,進入設計、教育和學術生涯;1980-1999,瑞典、丹麥、挪威、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意大利及中國巡回演講;1999年擔任南京林業大學及無錫大學的榮譽教授。
任教履歷1969-1974,Kukkapuro在赫爾辛基工藝設計學院建筑藝術系任教;1974-1980,Kukkapuro在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UIAH)擔任教授;1988-1993,Kukkapuro榮獲教授藝術家(北歐最高學術稱號。
代表作1965年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Ateljee);1971,1984年英國倫教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Karuselli, Remmi)1979;1981年芬蘭赫爾辛基應用藝術博物館(Fysio,Skkaala);1983,1996年德國漢堡工藝藝術品博物館(Experiments);1999年冰島Reykjarik設計博物館(Long Chair)。
Roberto Palomba是居住在米蘭的高知名度建筑設計師。于1994年創建了Palomba Serafini Associati。除了為世界頂尖品牌擔任設計工作,也是這些品牌的藝術總監,并且計劃在全世界舉辦建筑和設計展覽會。
獲獎曾經榮獲許多“國際獎項”,諸如金羅盤獎(Compasso D’Oro)、Elle國際裝飾設計獎、紅點設計獎(Red Dot)、歐洲設計大獎(Design Plus)、卓越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和德國設計獎。
代表作設計過的知名品牌包括:安托利尼、貝內蒂、碧莎、波菲、Brix、坎佩樂尼、德國當代、德里亞德、艾麗卡、埃爾瑪、Exteta、菲昂、弗拉米尼亞、Foscarini, 卡特爾, 廚寶, Kos, 勞芬, 萊瑪, Plank, 玻托那福勞, Rapsel, Redaelli, Salviati, 薩瓦亞&莫羅尼, 三星, Viccarbe, When Objects Work, 扎諾塔, Zucchetti。
自2008年1月成立都柏林城市建筑公司,帶領團隊服務于都柏林城市委員會,服務范圍包括提升設計水平,提供建筑設計、城市設計以及節能設計等。
事業她的事業從個人項目跨越到公共項目,遍布都柏林和倫敦。她還為愛爾蘭皇家建筑學院董事會、愛爾蘭建筑基金會、國際住房與規劃聯合會服務。她受邀加入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咨詢委員會。
代表作由O’Donnell Tuomey Architects設計的位于都柏林的Temple Bar愛爾蘭電影協會是極好的成功設計實例。17世紀Quaker會議室的重建是為了迎合協會的需求,庭院和街道得以新建。愛爾蘭電影協會開放于1992年,是國際知名的Temple Bar地區的重建建筑的標志,為歷史城市的建筑在創造設立了標準。
1996年創立香港泓華隆室內設計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深圳分公司。2006年成立黃志達設計顧問(香港)有限公司,設計作品遍及酒店、會所、住宅、公共空間及其他商業空間等多個領域。
獲獎2007國際傳媒獎年度杰出設計師獎、國際室內設計大賽大獎、亞太室內設計大賽優秀獎APIDA Awards、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01年還獲得中國建設部與中國科學技術部聯合頒授的行業突出貢獻獎。
代表作澳洲達爾文中心酒店、香港日豐酒店、上海高爾夫球會、北京盛世隆名流食尚、香港日升中心、香港寶光中心、香港富德中心、香港紅山半島獨立屋、上海大盛資產辦公會所、廣州靈格風、深圳諾德中心、深圳深茂商業中心、深圳萬豪商業廣場、深圳東海購物步行街、深圳東方尊峪會所等。
黃志達
換位思考 做最動人的設計
Geoffrey Bradfield
跨時代作品的瘋狂混搭
Ali Grehan
好的設計讓人快樂
Roberto Palomba
藝術創意與商業訴求無縫對接
何宗憲
設計絕對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周靜
落地的時尚才是真時尚
賀錢威
用東方美學去營造空間
李玲波
時尚設計應得到完美傳承
林軍波
把設計融入到生活中
馬克宋
將正統巴洛克藝術重現于中國
邵唯晏
設計哲學的兩個主軸
徐曉東
不斷突破創造未來
唐忠漢
時尚是一種多元化潮流的集合
江欣宜
旅行與閱讀帶來源源不斷的靈感
譚立予
時尚能給人心性上的尊崇感
時尚設計盛典歡迎各位蒞臨2014PChouse時尚設計盛典舉辦場地—上海卓美亞喜馬拉雅酒店外觀
...[詳情]
樂家衛浴現場展出最新產品樂家現場展出新品,引領著衛浴界的潮流,吸引眾人目光...[詳情]
Art Spirits藝術臻釀·玩名流晚宴以“方力鈞的酒,玩轉藝術”為話題,進行了藝術品鑒
...[詳情]
用戶專心瀏覽客戶端論壇現場觀眾瀏覽PChose家居雜志客戶端...[詳情]
認真聽取論壇的觀眾現場中英同聲傳譯吸引了眾多觀眾...[詳情]
靜待盛典的盛大開幕時尚設計盛典的準備工作已經準備就緒,迫不及待迎接設計界精英...[詳情]